依着李世的意思,既然是要送人情,那麽之份人情就不妨送得大些,巴雅爾已經死了,他死後的喪葬規格再高,也不會對自己再形成什麽威脅,反而有助于消化一部分草原人對自己的敵意,有利于接下來定州對草原的統治與消化。

  大戰結束,草原蠻族戰敗,其實受影響最大的不是草原上的普通牧民,他們本身便窮得叮當響,李世相信,從本質上講,草原蠻族也好,中原大楚百姓也好,隻要統治者能讓他們吃飽飯,能讓他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能讓他們對未來有希望,那麽他們便不會起來造反,不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而受影響最大的是草原蠻族中原來的那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蠻族的失敗不可避免的要讓他們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失,往日的特權地位将一去不複返,甚至很可能性命也将不保。那麽,首先安撫這些人便是重中之重。這些人雖然對蠻族普通牧民的盤剝極重,但不可否認,他們的号召力也是極大的,民衆都有着極強的附從心理,如果這些人感到不安,登高一呼,或者悄悄煽動,都是極有可能讓草原上再起波瀾的,而現在的李世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草原。

  那麽,基于此,給巴雅爾的身後事便是一針安心劑,既然自己對最大的敵人巴雅爾都寬大爲懷,這些附從者就更不會有多大的事情了。他們消停了,草原便也消停了,接下來的事情,便可以溫水煮青蛙了,慢慢地,定州會讓草原百姓感到,原來在定州的統治下,自己的日子會過得更好,會更富足,社會地位會更高,那時,他們對于這些貴族們的依附心裏便會減弱,變淡,直到有一天,他們會從内心裏将自己認爲是定州家族中的一員,會爲了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站出來争鬥的時候,那才是真正完成了對草原的有效占領,當然,這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将統江山李世馬鳴鳳最新章節小說内容閱讀 第1張

  李世在心裏已構畫了數條法令,但現在首要的卻是巴雅爾的下葬問題。李世對伯顔等人承諾将成立一個治喪委員會,而自己将挂名負的責任,由伯顔,肅順,諾其阿等人負責實際的操作,李世拿出的方案完全是接照中原皇帝的下葬規格來安葬巴雅爾的。

  出乎李世的意外,三人異口同聲地反對李世這一方案。

  伯顔站了起來,蠻族戰敗,虎赫死後,這位蠻族實際上的二号人物内心是極其悲痛的,巴雅爾慨然赴死,卻留下命令讓他獨撐大局,肅順已經被李世從實力到心理完全打垮,已是不堪重任,而諾其阿雖然有才,但卻年輕,資曆不夠,無法統籌全局。想讓他挑起重擔恐怕還得再過好些年。

  蠻族雖然敗了,但數十萬族人卻要生存下去,現在伯顔的責任再不是想着如何擊敗李世,而是苦思冥想着如何在李世的統治格局裏替蠻族争取更好的生存環境,曆史上,一個民族被另一個民族擊敗之後,清洗是相當殘酷的,對此,伯顔是作好了充分準備的,如何保存有生力量便是他重點考慮的問題,必要之是,抛棄一部人是無可奈何之舉。但從現在李世的舉動來看,似乎李世并沒有準備在草原上來一場大清洗,這讓伯顔有些不解,不解之餘心裏又有些發寒,是不是李世還有什麽陰謀與後手,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呢?

  對于這個比自己年輕了好幾十歲的對手,伯顔如今頗有些高山仰止之感,因爲他實在猜不透對方的想法。蠻族與大楚作戰數百年,曆史上,大楚的英武皇帝也曾擊敗過蠻族,生擒活捉了當時的蠻族大首領速疊,速疊死得極慘,被剝皮充草,屍體挂在當時的撫遠城牆之上,直到英武皇帝死後數十年,蠻族再度崛起,方才搶回速疊的這具人皮,入土爲安。這是蠻族曆史上的恥辱,伯顔沒有想到,數百年之後,蠻族再一次失敗,而這一次失敗得裂爲徹底。

  李世要風光大葬巴雅爾,他想幹什麽?

  “李大帥,我們不能同意您的方案,既然您慷慨地允許我們以皇帝的最高規格安葬陛下,那麽,我們将按照我們草原的習俗,讓陛下入土爲安!”伯顔有些不安地道,第一次與李世商讨重大的事情,便毫不留餘地的駁回了李世的提議,他有些擔心對方感覺顔面受損而大發雷霆。

  李世微微感到有些詫異,本來以爲自己此方案一出,對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沒有想到三人緻反對,轉念一想,也是,草原和中原的喪葬習慣大異,自己以中原皇帝的規格下葬巴雅爾,他們覺得不合适也是正常的,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們否決這件事情會讓自己更消停一點兒,必竟自己如果以中原皇帝的規儀安葬巴雅爾的話,以後傳回中原也不太好,要知道,在中原人的心中,草原不過是撮爾小賊,不象定州人對草原人是既仇恨,又尊重的,雙方打了這麽多年,倒是知己知彼了。

  “既然如此,那所有的方案就由你們來拟定吧,你們商量好之後再報給我,可否?”李世面帶笑容,很大度地道。

  三人一齊站了起來,向李世躬身道:“多謝李大帥!”

  李世将厚葬巴雅爾的消息一經傳出,暗滾湧動的巴顔喀拉城立馬安靜了不少,這讓一直枕戈待旦,如履薄冰的過山風悄悄地松了一口氣,移山師如今負責巴顔喀拉的治安,而呂師,啓年師,以及呂大兵和富森的紅部軍隊都駐紮在城外。移山師從西渡上岸,一路打将過來,雖然勝利不斷,但損失也是不小的,雖然後來将人員補足,但新兵的經驗和戰鬥力都遠遠趕不上原先的老卒,這讓移山師的戰鬥力反而有所下降,而且三萬人看起來人很多,但分攤到巴顔喀拉這麽一個大城裏,便顯得薄弱起來。

  從統計調查司和軍情司兩個情報系統彙集到過山風這裏的情報讓過山風稍微安了一點心,看來暫時是不會出什麽問題了。

  過山風松了一口氣,李世拿着伯顔的方案卻有些犯難了,事先李世對于蠻族的下葬風俗并不了解,如今從這個方案中看來,巴雅爾的下葬如果按伯顔所說,允許蠻族百姓前往祭奠的話,那麽可以想象,到時候一定會有大量的蠻族到來,人數太多,便易生亂。

  李世沉吟不決,伯顔三人也神色有些緊張地看着李世,這個方案,是他們三人特地商量出來試探李世的,如果李世不允許,那麽就可以認爲李世對蠻族真的沒有後續的手段了,如果李世是存心要滅絕蠻族的話,那麽李世大可以調集重兵,在蠻族這個大聚會的時候,聚而殲之。要知道,現在的蠻族可是被解除了武裝,在武裝和牙齒的定州兵面前,完全便是氈闆上的魚肉。

  “伯顔大人,不知你們有沒有考慮到,如果大量的草原族人聚集到這裏的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可以有機可乘?一旦起了紛争,恐怕于我于你們,都是大麻煩啊!”李世字戡句酌地道,對于眼前三個可以穩定草原的重要人物,他很看重,語氣之中也帶着商量的意味。

  伯顔重重地吐了口氣,看了肅順與諾其阿二人一眼,從二人的眼中,都看到了一絲放松的味道,“李大帥,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想好了應對方案,在巴顔喀拉城中的族人,每一家隻能出一人,而對于外來的部族祭奠者,我們準備隻讓每一位部族首領帶領十人進入現場,如此一來,人數應當控制在萬人以内!”

  李世點點頭,“如此便好,看來三位早就思慮周全了!”李世腦子中電光火石般地閃了一下,此時方才明白伯顔是在存心試探自己,如果剛剛自己不假思索地便答應了,隻怕事情便又要另起波折,搖搖頭,隻看眼前這三人的心态,便知道要取信蠻族任重而道遠。

  再低頭看伯顔三人的方案,發現他們選擇的儀式現場也很巧妙,恰恰在王啓年部與呂大臨部兩軍之間的地帶,如果有什麽變動,兩軍數萬人馬頃刻之間便可到達,李世不禁露出一絲微笑,伯顔也還是知情識趣的。

  放下手中的文卷,李世道:“那就如此辦理吧!到時我會親臨祭奠巴雅爾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