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全文閱讀

《佛系美人計》這部小說的主角是衛晏阿灼,故事整的經典蕩氣回腸下面是章節試讀,是屬于言情小說。主要講的是:又是一年春日,這是他走的第三年。這一戰到底是赢了,過幾日将士們便可以凱旋。我挑了京城如今最流行的衣裙,想着那日大軍入城,我一定要坐在狀元樓視角最好的地方,看着他回來。可是,徐王妃匆匆而來,一同而來的還有他戰死的消息。...

那個與我有婚約的少年郎死在了戰場上。」

我那整整一百二十八擡嫁妝,到底是沒能繞着京城走上一圈

衛晏臨走時還是春日,京城裏的桃花杏花開了一樹又一樹,空氣裏彌漫着花香。

他和我說,等他回來便娶我入門。

我含羞允了,那一年我十六,他十八,三媒六聘走了一大半。

戰事無情,一年一年,我看着京城的花開了謝,謝了開,交好的姐妹們轉眼間也都嫁爲人婦,相夫教子。

而我隻能将他寄回來的書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父母勸我,不應該爲了他辜負了自己的年華,可是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和他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長大,他答應娶我便一定會娶。

又是一年春日,這是他走的第三年。

這一戰到底是赢了,過幾日将士們便可以凱旋。我挑了京城如今最流行的衣裙,想着那日大軍入城,我一定要坐在狀元樓視角最好的地方,看着他回來。

可是,徐王妃匆匆而來,一同而來的還有他戰死的消息。

我驚慌失措地質問她是不是在騙我。

一定是在騙我!

可是對上我的目光,她搖了搖頭,「阿灼,是真的。」

娘親說,我出生的時候,他就跟着将軍夫人來看我。後來,我漸漸大了,認識更多人了,有交好的姐妹,但他對我來說,還是獨一無二的。

徐王未成親時,便總說我們兩個聯合起來欺負他。

可是,衛晏好端端一個人,怎麽就突然沒了呢?

将軍府辦了一場喪事,将軍夫人帶着幼子跪在牌位前,顯得渺小而可憐。

衛家這一代隻有衛晏與衛清兩個孩子,上一輩的男兒早已經化爲白骨。

如今偌大的将軍府顯得空蕩蕩的。

因爲戰事的勝利,京城裏熱熱鬧鬧,唯獨将軍府門庭冷落。

我思來想去很久,我與父母說,我還是想嫁過去。

話音剛落,爹爹就給了我一巴掌,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可是我喜歡他啊。」

娘親抱着我哭,跟我說若是我嫁過去會面臨如何的人生。更何況,這樁親事随着衛晏的死就結束了,沒人理解我的想法,就連将軍夫人也是如此。

她摸着我的頭,柔聲告訴我,我應該聽爹娘的話,嫁個好人家,好好過好後半生。

她說:「阿晏也是希望你開開心心的。」

他若不在,往後餘生,我有什麽開心呢?

交好的姐妹都想盡辦法勸我,我知道,她們都是好心。

但是,我就想一條路走到黑。

我問爹爹,早知如此,當初爲何會同意這門親事呢?

衛家的兒郎,一代一代都是馬革裹屍,爹爹怎麽會不知道呢?但是,他還是同意了。

他沉默很久,和我說了他與将軍的初識。

那時候,爹爹還是個沒功名的小書生,路遇打劫,被路過的将軍所救。

那時候的将軍,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意氣風發。

後來爹爹成了探花郎,将軍早就出入沙場幾次。爹爹懷着報恩的想法上門,誰知兩人一見如故。

倆家的交情也就這樣你來我往了,隻可惜,将軍到底因病早逝。在将軍臨終前,爹爹親口應承了我們的親事。

隻是誰都沒想到,衛晏這麽快就赴了衛家兒郎的宿命。

他是怎麽死的?

不是死于敵軍,而是親信背叛。

我的少年郎啊!

縱使那背叛者如今滿門抄斬,可衛晏再也回不來了。

到底沒人拗得過我。

我終于成了他的妻子。入門那天,下着細雨,無人迎親,無人歡呼,我抱着他的牌位一步一步走入将軍府。

這樣,哪怕是多年以後,史書之上,我也會是他的妻。

十一

将軍夫人的身子漸漸也不好了,她和我一樣都是苦命了。看着自己的夫君、兒子一個接一個離世,唯一的心願就是看着衛清成婚。

可是,世事無常,

她死在衛晏離開的第三年,那時候,衛清才十三。

十二

同年,皇帝駕崩,徐王登基。

徐王如今終于成了皇帝,一将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皇帝呢?

他登基後第一道聖旨是給衛晏的,封爲敬國公。

可惜都是死後哀榮了。

我記得年少時,他說過,如果有朝一日他榮登大寶,一定不會忘記我們這些人。

他是沒忘,但是,故人不在。

徐王妃也就是當今的皇後,召我入宮,偷偷問我以後想怎麽打算。

怎麽打算?自然是守着衛清長大,可是我知道,她想要的答案不是這個。就像将軍夫人一樣,臨終前還惦記着我的以後。

可是,我哪裏有什麽以後呢?

我一生的故事,都終結于那年暮春。

十三

徐王,是個好皇帝。

如今天下頗爲太平,衛清在我與将軍夫人的刻意教導之下,走文人的路子。

他是衛家唯一的獨苗苗,不應該也落一個馬革裹屍的結果。

更何況,又不是除了衛家就再無人領兵。

他十八歲那年,做了探花郎。

距衛晏離開已經整整八年,快三千多個日夜,我也一點點過來了。

固執地抵抗着所有爲我好的人。

十四

皇帝說,衛清已經成才,我也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我很久沒見他了,他給我一種陌生而熟悉的感覺。陌生是因爲已經有了皇帝的氣勢,讓我覺得有壓力,而熟悉是因爲年少的相處。

我問他:「陛下還記得阿晏嗎?」

「自然是記得,他是朕的摯友。」

「既然你們男人之間講究士爲知己者死,爲什麽臣婦便不能?」

他看着我,目光有些許躲閃。

十五

衛晏的死,和皇帝是有關系的。

兵權,誰不想指染呢?所以,衛晏爲了他去了戰場,那時候,皇帝也阻止過,苦口婆心勸他不要沖動。但是,到底沒能勸住他。

畢竟,誰都沒想到,衛晏一去不回。

我知道,我什麽都知道,所以我不怪衛晏,也不怪皇帝。

隻是我心疼衛晏罷了。

十六

皇帝登基後,給了府裏種種優待。

我知道,也是因爲衛晏。

衛清的婚事,我忙了很久,最後選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

他成親前一晚,和我說,希望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人生。

「嫂子,哥哥已經不在了,若是哥哥知道你這樣,哥哥也會傷心的。」

「就是因爲他不在,所以我要守着你呀。」

我從小就是把衛清當成弟弟的,他小時候圓滾滾的,做事也慢吞吞,可可愛愛的,是衛晏的小尾巴。

後來是什麽時候不跟在衛晏身後了呢?

是衛将軍離世後。

十七

自衛将軍離世後,衛清就老老實實待在宅子裏,安安靜靜地讀書

點擊全文閱讀